澳旅游局6份“最好工” 18強內地無人入選
六份“世界最好工作”的全球招募活動日前公布18強決選名單,并將于6月前往澳大利亞進行為期一周的最終角逐。這18名幸運兒分別來自12個國家及地區,中國有來自臺灣的謝昕璇入選南澳大利亞野生動物看護員候選名單,來自香港的梁彥宗 成為昆士蘭州國家公園巡護員的候選人。6位最終獲得 “世界最好工作”的人選將于6月21日揭曉。
據悉,此次澳大利亞推出的“世界最好工作”包括以下六類:一、新南威爾士州“玩樂達人”:協助舉辦一些諸如美食節、藝術節、運動盛會等活動,為預熱悉尼港新年前夕的盛大煙火晚會而參與悉尼狂歡節、Mardi Gras嘉年華和悉尼燈光節的工作。然后以官方媒體評論員的身份發推特分享你的感受。二、墨爾本“生活時尚攝影師”:去到墨爾本的大街小巷、風情咖啡廳、屋頂酒吧甚至熱氣球上,參加主要的節慶活動和音樂節等娛樂活動,來捕捉這座城市背后的生活方式的點滴畫面。三、北領地“內陸冒險家”:去開辟那些最棒的冒險地,為度假者提供絕妙的冒險體驗。四、昆士蘭州“國家公園巡護員”:保護和改善澳大利亞當地的動植物、雨林步道、壯觀的瀑布、未開發的海灘和本土文化。五、西澳大利亞州“品嘗大師”:前往頂級餐廳及酒吧,和未開發的海岸尋找最新鮮的海鮮。領會啤酒和葡萄酒背后的文化,發掘當地珍饈。六、南澳大利亞州“野生動物看護員”:用你的知識和熱情來保護未受破壞的風景和原始的生態系統,并和世界分享他們的故事。
記者:美國“最差”日本高薪
2013年出爐的美國職業預測報告顯示,報社記者獲評全美最差工作。工作排行榜1988年問世時,報社記者排行第126位。近年來,隨著新聞編輯部收縮,紙媒預算萎縮和來自網絡的競爭,報社記者的處境每況愈下。美國勞工統計局預測,傳統報紙的記者崗位數量到2020年將減少6%。記者3.6萬美元的年收入中值預計將進一步減少。
但在日本,記者卻是高薪行業,據日本新聞協會2012年統計,報社記者平均年薪為680萬日元(42萬元人民幣),若是規模超過1000人的大報社,記者平均年薪約890萬日元(55萬元人民幣),其中《朝日新聞》薪水最高,記者平均年薪約1287萬日元。此外,中小媒體的記者薪水一般維持在大媒體記者薪水的四到七成,年薪約350萬~600萬日元(20萬~37萬元人民幣)。
香港記者協會的調查顯示,記者在香港也屬低薪水的職業,王先生畢業于一所名牌大學傳媒系,曾任職香港報紙及電子傳媒,四年年資,月薪才1.33萬港元。他轉到一家企業任職市場推廣主任,月薪達 2.3萬港元,加薪1萬港元,“我要存錢買房,結婚生子,沒辦法!痹谒鲇浾叩乃哪昶陂g,他已感覺到身邊有經驗的同行,紛紛流往更為穩定的政府機關,或前往薪酬更高的商業機構打拼。
“青春飯,本是媒體創造的、帶有貶義的、依靠臉蛋與身體生存的特種行業從業者,如今成了自己行業中本應是最頂尖群體的標簽……”這是媒體人羅昌平在學者張志安的《中國調查記者行業生態報告》留下的評論!吨袊{查記者行業生態報告》顯示,67%左右的調查記者月收入在5000元至10000元的范圍之間,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約為17%,而月收入少于5000元的約為15%。相對于調查記者所付出的報道艱辛、面臨的職業壓力而言,大部分記者表示收入過低。
世界最好工作有這些
大堡礁島嶼管理員:2009年,澳大利亞公開招聘大堡礁島嶼管理員,工作的內容是游泳、潛水以及和游客交流。
滑水道測試員:英國一家旅游公司發布了一則招聘廣告招聘滑水道測試員,合同期為6個月,薪水為2萬英鎊。這位幸運兒可在6個月內飛往全球各地參觀世界最好的水上樂園,為他們的滑水道打分。
無人荒島管理經理:英國一公司希望能為蘇格蘭一個無人居住的荒僻小島尋得一位管理經理,且每年只需居住8個月,年薪為2萬英鎊。
薰衣草守護天使:2009年,廣東德慶盤龍峽生態旅游區宣布,招聘兩名“薰衣草守護天使”,工作期間每天巡視薰衣草田指導游客游覽拍照,入住度假村超五星別墅,食宿全包,周薪高達2萬元。
古堡女巫:2009年,英格蘭某景區公開招聘女巫,工作內容是扮演成巫婆模樣,出沒在山洞附近,需要做的最重要事情便是:必須會發出古怪笑聲,不會對貓過敏,生活在山洞里,做巫婆們該做之事,這樣,就可以獲得年薪5萬英鎊。
馬爾代夫旅游親善大使:2009年9月,南湖國旅·西部假期面向全球招聘一名馬爾代夫旅游親善大使,為期一年,年薪30萬元人民幣。工作包括每天巡游馬爾代夫各大知名海島,發掘每個島嶼最好玩的一面。
記者觀察: 最好與最壞因人而異
在一次你理想職業的調查中,有超過七成的人說自己想當公務員,但公務員自己卻說自己所從事的是壓力最大的職業;另外還有超過四成的上班族想當記者,但記者們卻把自己描繪成“新聞民工”,身心疲憊、四處奔波、天天熬夜、收入微薄。同樣是CEO,國企的老總很郁悶,都是管理人員,為何薪水比外企要差一大截?外企CEO也不痛快,為何有的壟斷行業沒啥競爭,CEO年薪卻可以拿到上千萬?可見,好工作的定義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不過這些眾人眼里的好工作,也有共同點:首先是高額薪金,遠遠高出當地各行業薪酬水平的工資福利待遇,這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然后是非常輕松,這點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在各行業中不乏高薪職業,但基本上都需要用超長的工作時間和巨大的壓力換得;最后,是工作本身的趣味性和給工作者帶來的愉悅感。
當然,以上這些“世界最好工作”,我們只看到了它精彩的一面,卻沒有注意到它壓力的一面。比如剛剛做大堡礁島嶼管理員時,不太適應澳大利亞的氣候的紹索爾曾經向媒體抱怨當地毒辣的陽光,還曾被一種致命的水母蜇傷,他自稱這絕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工作之一。
又比如馬爾代夫形象大使,要求發掘每個島嶼最好玩的一面,還要迎接中國游客,參與當地環保工作,隱形壓力也是很大的。這樣的工作別說很難得到,即使得到了,也不見得適合所有人。
一份工作的好壞,有的時候不單要看收入如何,還要看生活和工作之間的關系,比如說記者工作排在最差很有可能不是因為收入的問題,而是因為有很多的采訪任務,工作壓力比較大。所謂的最好或最壞的工作也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歸根結底還是要從個人的職業規劃角度去看,只有適合自己的工作,才能稱得上是一份好工作。
服務熱線
55137186